從黑暗到光明-文藝復興開始
公元476年至14世紀初之間的中世紀,當時社會上充斥戰爭、飢荒、傳染病等問題,導致歐洲在科學和藝術方面幾乎沒有進步,也讓中世紀被稱為「黑暗時代」。
直到14世紀,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因此打算開始復古過往的文藝榮景,想藉助再生與復興的形式,透過文藝創作來宣傳人文精神,並加以轉化成為新文化的創造。
文藝復興時期主要發生在14至17世紀,以人文主義為思想基礎,從擁有豐富文化歷史的義大利佛羅倫斯開始擴展至歐洲各國,是一場知識、文化、藝術、政治和經濟重生的狂熱時期。於 16 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的革命饗宴,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統治佛羅倫斯60多年,極為知名的麥迪奇家族是文藝復興相當重要的支持者。除此之外,蓬勃的國際金融和貿易的進步深深影響了歐洲的文化,並為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
文藝復興促進了對古典哲學、文學和藝術的重新發現,而人類歷史上許多偉大的思想家、作家、政治家、科學家和藝術家都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讓藝術、建築和科學在文藝復興時期緊密相連,文藝復興被認為彌合了中世紀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鴻溝。
文藝復興的精神最終呈現出多樣的風貌與形式,如此熱鬧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翻天覆地的科學與藝術革命,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
文藝復興藝壇三傑
1. 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
▲ 左:達文西肖像,右:達文西《蒙娜麗莎》約1502-1506
達文西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領域博學者,從藝術家、解剖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等多才一身。達文西代表作品除了《蒙娜麗莎》與《最後的晚餐》外,最為知名的即是達文西將解剖學帶入到他的繪畫中,以極為精準的比例描繪人體。
達文西人生最後的三年,受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邀請,移居到法國的昂布瓦斯。法蘭索瓦一世更贈予克勞斯・呂斯城堡作為達文西的居所,而達文西也為法蘭索瓦一世的香波爾城堡設計了螺旋雙梯。
達文西於1519年病逝,葬於昂布瓦斯城堡的聖・於貝爾小教堂。
2.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
▲ 左:米開朗基羅肖像,右: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約1534-1541
米開朗基羅是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哲學家和詩人。不論是描繪男性或女性,都以精壯健美的肌肉聞名。最為經典的雕塑代表作《大衛像》,最知名的繪畫作品即是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的梵蒂岡西斯汀小堂內的壁畫《最後的審判》,而天頂畫《創世紀》則耗時四年。
但米開朗基羅火爆的個性和許多人合不來,當然也包含達文西、拉斐爾,甚至是業主。
在1564年以88歲的高齡於羅馬去世。
3. 拉斐爾 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
▲ 左:拉斐爾自畫像,右:拉斐爾《雅典學院》約1509-1510
拉斐爾的畫作風格以「秀美」著稱,其筆下人物清秀、場景優美,可以充分感受畫作所帶來的寧靜與和諧,充滿莊重典雅、豐富多彩的感受。
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基督教和異教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
拉斐爾的畫作之多,主要是他經營一個非常大的工作室,拉斐爾的許多畫作都是由他畫草稿,再由工作室完成,雖然他37歲就過世,但仍留下非常多的作品。
拉斐爾死後,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直到18至19世紀,拉斐爾的作品才再度受到重視。
其代表之作還有《西斯汀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