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宛如一場戰爭,衝擊全球經濟,將毀掉很多人的事業,也

後疫情求生4趨勢,個人到企業全員均安

MasterCheers

2020/10/12

2435


疫情後的新世界

2020年初,一場自中國開始蔓延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造成全球至少31萬人死亡,確診病例超過476萬例,疫情蔓延至196個國家及地區(截至5月19日統計)。 疫情不僅奪走許多寶貴生命,更造成全球商業活動與人員流動停擺、失業率飆升、企業倒閉潮,各國經濟蒙受重大損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宛如一場戰爭,衝擊全球經濟,將毀掉很多人的事業,也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不過,災難終究會過去,人類還是要繼續前進,未來這個世界將變成何種樣貌?大自企業、小至個人,又該如何面對這場變局?

解讀1:經濟前景預測最慢一年才復甦

圖片來源 : 圖片來源:ChO illustration


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Company)在最新發布的報告《新冠病毒對企業影響》(COVID-19: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分析疫情造成的衝擊,並在疫情放緩或消失後,對全球經濟前景及未來生活趨勢,做了幾個面向的預測,提供企業與個人對應方案。

首先,是比較樂觀的情況,若各國採取積極的防疫政策,疫情會在6月趨緩,但經濟狀況受到大規模隔離、旅遊禁令影響,企業或消費者支出都會大幅下降。預估恢復速度較快的亞洲地區,供應鏈要到第3季才有起色,歐美則要等到第4季。但較悲觀的預測則是,各國防疫策略效果不彰,或恢復經濟活動之後,爆發二次群聚感染,歐美地區確診人數持續創高,就連可能已經控制住疫情的東亞國家,也得持續實施防堵政策,避免疾病再度流行,經濟將因此加速惡化,全球經濟受損的程度逼近2008年的金融海嘯。

雖然目前各國政府都積極推出政策救市,例如美國聯準會連番降息,但效果有限,要盼到較明顯的復甦,至少要到2021年前兩季才有可能。復甦情況因產業而不同,報告中預期,復甦速度由快到慢依序是:消費電子、半導體、消費產品、汽車、石油、天然氣、航空、旅遊觀光。

而在幾乎所有產業都受到重創下,卻有四大產業不受影響,反而更加暢旺。包括網路電商、人身保健、醫療及物流業,可能因疫情受惠。報告中引用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的調查發現,疫情使消費者減少外出,在不出門消費下,2月透過電商網購的人數比率已達 87.9%,2月的網購量與退貨需求,已和年度盛事雙11、雙12檔期相當。顯示電商業者在這波疫情中,逆勢成為贏家。

解讀2:7個行動方案,助企業度過難關

圖片來源 : 圖片來源:ChO illustration


疫情目前還看不到盡頭,企業在財報數字不斷衰退、未來展望不明之下,應該如何因應,才能安度此次危機?麥肯錫報告中歸納出一般企業適用的 7 個行動方案。

1. 保護員工:企業可從制定和執行支持員工的計畫開始,以簡單易懂的方式,給予員工適度彈性,使他們感覺有權處理任何迅速變化的情況

2. 成立應變小組:應變小組應由跨部門成員組成,直接向執行長報告,工作重點包括:員工健康與福利、財務壓力測試、監控供應鏈、業務行銷對市場需求衝擊的回應、各部門協調與溝通。各項工作重點都要訂出計畫方案,並確立 48 小時具體目標以及每週目標。

3. 確保流動性充足:掌握每種情況下對財務的影響,對每種變數思考應對方案,例如優化應付帳款、應收帳款;降低成本、撤資或購併。

4. 穩定供應鏈:公司須了解自己的供應鏈是否暴露於疫情風險區,並盤點庫存狀況。長遠來看,應進一步優化供應鏈、檢視新供應商,確保供應鏈的彈性。

5. 與客戶保持密切關係:此時更要關注核心客戶的需求與動向,儘管消費需求下降,但並沒有消失,而是轉向網路購物,應投注資源在線上通路。

6. 危機應急演練:企業應建立此機制,模擬不同情境下如何反應。在模擬過程中,企業應明確授予決策人以及團隊成員職責。

7. 實踐社會責任: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企業應找到出力點,貢獻己力,例如有一些企業從本業出發,跨界轉型,生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

面對這場全球危機,企業必須挑起大樑,將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並且竭盡所能為減輕疫情衝擊貢獻力量。

解讀3:工作機會創新低,零售、餐飲業衝擊大

關於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報告中估計,未來幾個月歐洲的失業率幾乎會翻一倍。因為病毒大流行,將有5,900萬個工作有流失風險,其中有一半來自客服、銷售、餐飲和建築業。約80%面臨威脅的工作,是由沒有大學文憑的人所擔任,而小型企業雇員所面臨的風險特別大,對這些就業條件比較差的勞工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歐洲的就業前景如此嚴峻,台灣能置身事外嗎?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截至4月,全台「全職」工作機會共48.8萬個,為最近4年來新低,比去年同期減少7%。其中,零售及餐飲業受疫情影響最巨,與歐洲如出一轍。 104人力銀行在3月針對會員所做的另一份調查也顯示,近3成會員想轉職,但仍在觀望中,4成會員考量到疫情影響,不敢採取任何行動。而在就業市場端,有4成企業表示今年徵才計畫將受波及,已延後招募行程。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已有許多企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紛紛讓員工放無薪假,尤其是受創最嚴重產業如觀光、交通運輸業等,除了工作職缺減少,現有員工也可能面臨被裁員的窘境

解讀4:職場變動加大,勞工靠5招做好避險

企業能制定策略、運用資源度過眼前的難關,但相對弱勢的勞工,又該如何自保?以下提供5點建議:

1. 減緩經濟衝擊:若是已被停薪、減薪的勞工,面臨短期經濟壓力,可主動尋求公司、政府協助,像是延遲繳納卡費、房貸、申請失業補助,或與公司協議,將勞資合約從正職轉為兼職,或以時薪支付方式,讓雙方都可以度過短期經濟衝擊,創造雙贏。

2. 避開受創產業:年輕人嚮往的行業如餐飲娛樂、觀光零售業,這次受創最為嚴重,轉職或求職時,建議避開這些行業。比如原本從事觀光業客戶服務,可以選擇到電商客服部發展。

3. 打造多元能力:含金量高、難以取代的專業當然有其必要,但現今「斜槓族」時興,興趣、專業可以並行,讓自己保持工作上的彈性,萬一原本的工作不保,也不會頓失收入來源。所以不妨利用這段工作空窗期,檢視自己的專業之外,也充實其他領域的多元本事,打造另一個保護傘。

4. 接受不同工作型態:景氣好的時候,企業可以提供全職、大量工作機會,一旦碰到經濟反轉,企業無法正常獲利,勢必採取緊縮策略,減輕營運負擔。這時,雇主、勞工應共體時艱,企業提供不同工作型態,例如時薪制、彈性工時等,控制營運成本;勞工接受不同工作、薪資條件,維持生活開銷,度過失業難關。

5. 天晴時要存糧:2020年3月,美國多州頒布緊急命令、啟動「全州宅居令」,許多美國人瞬間沒有工作,只能待在家裡。大多數美國人儲蓄率低、貸款極高,向銀行透支是生活日常,一旦失去工作,房貸、卡費接踵而來時,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作者/陳永信編譯Cheers雜誌第228期 2020-05-29 圖片來源:ChO illustration


延伸閱讀:不只空氣陽光和水,沒有網路你我也將無法過活?

MasterCheers
MasterCheers 是《Cheers快樂工作人》在2018年成立的全新線上影音學習產品,旨在滿足新世代工作者行動學習、即學即用的需求,提供台灣工作人最深入、最有即戰力的商業智慧。
窩課360與MasterCheers合作,由《Cheers》推出系列課程,號召各領域典範職人、行業專家,首度將其個人累積多年的實戰經驗,轉化成有系統的獨家影音課程以傳承給年青人。